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綠建築:風力發電將走入家庭

自從去年整修完房屋,Jeff就開始對正在萌芽的綠建築感到興趣,不單只是建材要用環保、對人體無害的材質外,更是重視如何運用太陽、風、雨的自然條件,創造冬暖夏涼的空間,進一步更運用、回收這些自然因子來產生能量,維運整座大樓所需的要件。
其中最成熟的應該是雨水收集、回收系統,屋頂可以建立這樣的集水系統,便可以支撐庭園造景及清洗大樓所需的水量。不過通常因為屋頂面積不夠大,這樣的集水回收系統還不足夠支撐家庭用水,而且家庭用水對於水的潔淨度也很高,加裝過濾器可能就比水費高出百倍,所以應該沒有動機把雨水回收成家庭一般用水。台灣是個水資源不足,但是水費卻很便宜的國家,希望大家都能珍惜。
除了水之外,維運一棟建築花費最高的便是電費,尤其是有電梯的大樓,電費更是哇哇叫。所以近年開始有住宅裝設太陽能板,來支應公共用電或是家庭熱水器,不過這些裝設太陽能板的住宅,還是以中南部為主,因為北部日照時間與強度都不足,尤其冬天的發電幾乎談不上效能,除非有跨時代的新技術出現,不然北部住宅要用太陽能,稍微會算的屋主,應該都會覺得划不來。
所以 Jeff 最近開始研究風力!發現台中有一些住宅號稱「風動能源宅」,訴求風力發電的實用性比太陽能大,不受日落或陰雨天等氣候影響,全天候24小時運轉,風速2秒的微風即能發電,每座風力發電容量為1,000瓦,數量夠多時,可以支撐大樓的公共用電。像是台中一個建案的例子,大樓採用風力發電,在頂樓架設4座風力發電設備,為目前採用最多風力裝置的建案,該設備隱藏在頂樓的4個角落,從外觀看不出架設,節能又兼顧建築設計感。找到這建案的例子後,心中實在頗開心,在可見的未來,這樣的綠建築是可以落實的。
不過更開心的,是找到這一個攜帶式風力系統。這個名為Eolic的小型風力發電機,目前是原型概念機,尚未正式銷售,不過看規格資料,應該已經可以提供一個小型家庭的用電,如果要在深山蓋棟小木屋,或許未來帶個兩組就可以解決電的問題哩。


上圖是組合前後,組合前可以放在休旅車中,大小有考慮到目前的交通工具,設計者不但很有時尚感,實用度上也十分細心與貼心。下圖是整個拉長的照片,大約是三個人左右的高度。

下面則找到兩張,收納好的狀態,及如何打開架設的圖,真的十分方便,如果未來開始銷售時,只要價格合理,一定要買台來玩玩。





5 則留言:

阿騫 提到...

這款風力發電真的超酷阿!
只是不知實際量產要多少就是了...

話說回頭 LEED這認證最近好像剛在台灣冒出頭
五分鐘你有研究嗎?

Jeff tour 提到...

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

那是美國綠建築協會(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USGBC) 在2000年設立的一項綠建築評分認證系統,用以評估建築績效是否能符合永續性。

目前已適用於新建案、既有建築物、商業建築內部設計、學校、租屋與住家等,評分項目包括能源使用效率、土地規劃使用、省水和回收、再生能源、建材回收與室內空氣品質等。

目前台灣沒有單位承接考試業務,要去美國認證。台灣目前也沒有聽到有建商或事務所主推這認證,所以除非你要在建築事務所工作,可以先去拿,這樣可以跟大家不一樣,創造自己優勢,走在趨勢之前。

Jeff tour 提到...

我之前因為工作關係,有去採訪一家大型營造業者,我也問了他們對綠建築及太陽能的規劃,結果他們並沒有太多想法。

他們是說,通常他們都是依圖施工,特別的設計、建材或是新概念,大都來自建築師。所以如果台灣有多一些對綠建築有概念的設計師,甚至去拿LEED,相信台灣的建築會有一番新風貌。

Jeff tour 提到...

目前還有看到風力跟太陽能混搭的組合,概念是好天氣太陽能板較有效用,壞天氣風力發電較容易有效能,所以不管天氣好壞,都可以持續發電,供電可以較為穩定。

阿騫 提到...

五分鐘不愧是證照達人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