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EBC精彩回顧 - 轉載單格迴影(6) 犛牛

EBC的靈魂人物:單教授
在他的部落格中發佈了許多好文章,不過他的文章跟論文一樣,實在需要時間與耐心才能體會他的精髓,所以Jeff幫他轉載一些精華部分,要看精彩的全文,請到他的部落格囉 http://shannweichang.blogspot.com/

犛牛

我們通稱為「犛牛」的馱獸,是西藏人馴服並圈養的一種高地野牛,如今遍佈於整個蒙古與西藏高原和喜瑪拉雅山區。

英文和中文只用 yak 和「犛牛」一語帶過這種對當地人非常重要的家畜,但是當地語言(例如藏語)卻有許多的名詞,對這些牛隻做細緻的分類。例如 yak 一詞其實是「公犛牛」的音譯,而母犛牛應該是 nak。犛牛的毛很長很厚,他們極為耐寒,可以刨開一公尺深的雪而前進,並且適應高海拔的氣候。但是這種牛並不適應低海拔,可能感到太熱或氣壓太高吧,因此當地民族發明了雜交的培育方法。我們在魯卡拉到天波切之間,也就是海拔 4000m 左右以下,所看到的馱獸其實並不是 yak,而是公犛牛和平原地帶的母牛 (cow) 的雜交品種。Cow 是印度教的聖物,在加德滿都大街上隨性漫步、任意橫臥的黑牛,就是這些母牛。

和 cow 的混血牛種,英文不分公母通稱為 yakow:一個很簡單的「混寫」字。左邊彩色照片裡的應該是 yak,而黑白照片裡的則是 yakow。因為這些牛隻對高原民族的重要性,他們的語言就有更細緻的名稱。在藏語中,有一半 yak 血統的混血公牛稱為 dzo;根據羅馬拼音的慣例,dz 發音類似ㄓ,所以 dzo 的發音大約是陸上行舟的「舟」。有一半 yak 血統的混血母牛稱為 dzomo。混血公牛不再有生育能力,但是混血母牛可以生育。藏語甚至還有專門名詞,用來指稱具有 1/4 和 1/8 之 yak 血統的混血牛種。從喜瑪拉雅到蒙古,這些純種或混血的牛種被高原民族用在運輸、農耕、肉食和生乳等各種目的上。

每種語言都因為它的環境而產生特殊的名詞,用來指稱在那個自然或社會環境中最需要細緻分辨的事物或概念,這個語言學的現象每每令我心醉。那些名詞不但拓展我們的知識,提示那些我們平常根本沒注意到的細節,更表現出一個民族在生活上或文化上所關注的對象。譬如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的語言有最多指稱冰和雪的名詞;任何人只要學會這些名詞,就能成為冰雪的專家。生活在沙漠周圍的阿拉伯人,他們的語言有最多指稱各種沙礫的名詞;任何人如果學會了這些名詞,就自動會成為沙漠的專家。據說希臘人有最多指稱各種不同性質的「愛」的字彙,柏拉圖的「饗宴」(Symposium)對話錄,就專門談其中的一個字:Eros。眾所皆知,希臘人「發明」了幾何學,這當然也反應在希臘文在幾何形體的豐富字彙上。中國人的語言中有哪種名詞相對地多過其他語言呢?我認為是「親屬關係」;由此可見,中國人比其他民族更重視宗族之內的人際關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