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單車市場調查:台灣單車族持續擴大中

曾幾何時,學生時代那個在街頭巷尾穿梭的代步工具,漸漸成為健康、休閒、環保的共通話題。單車環島成為最夯的假日休閒活動,不但挑戰自我極限、也是了解台灣、愛護地球的全民運動新趨勢。由於單車市場的擴大,消費方式也漸漸有所區隔,著重功能性及休閒性的單車各自都有愛好者,而高價單車市場的形成,讓單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的一種,更成為奢華休閒的標章。騎乘單車的族群日益壯大,針對這個族群而產生的衍生市場也隨之產生,例如周邊商品、保健商品等。

單車新浪潮

  • 環保等議題的興起:之前為響應節能及減碳運動,全球瘋腳踏車。
  • 歐美進口量持續增加:自行車業創造出近年來罕見的產業榮景,無論是銷售額或銷售量都有大幅度的成長。
  • 之前國際油價飆漲:省油省錢顧健康的自行車風潮在台灣掀起炫風。
  • 即使最近不景氣,但是已經成形的車隊反而更趁無薪休假勤於練車,帶動周邊商品的蓬勃。
  • 內銷:以台灣兩大自行車品牌為例,近兩年來除了外銷出口量不斷增加外,上半年內需銷售也讓自行車相關產業股價一路長紅。 (不過最近也是趨緩下來)

  • 供不應求:由於內銷需求量的激增,導致許多零售通路都貨品還沒上架,就被預定一空的狀況出現。這個現象至少小折仍是如此,上周朋友公司辦活動要買小折(D7),結果買不到現貨,Jeff也幫忙問兩家都是要預定,沒想到現在仍是如此熱絡。

台灣單車族持續擴大中
  • 自行車騎乘人口增加: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引述蓋洛普市場調查,2008年國內自行車族將大幅增加,台灣自行車騎乘人口(包含通勤及休閒)從2006年的33萬人成長到2007年的46萬人,預估2008年更可能大幅成長到70萬人,2008年較2006年大幅成長112%。

  • 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根據AC Nielsen的媒體大調查中發現,前六個月曾經搭乘的交通工具為自行車的佔比無論在全體人口,或各性別都有顯著的成長。全體人口成長33%,男性騎乘人口雖然成長幅度不及女性,但其總人口數高於女性。
民眾休閒新趨勢
  • 以自行車為休閒活動之人口比例增加:經建會分析,目前自行車族有80%是以休閒為主。根據AC Nielsen調查發現,一個月內從事的休閒活動中,腳踏車的佔比近三年來逐年增加,2006年近一個月內騎過腳踏車的人口僅佔5.7%,2008年攀升為8.3%,短短兩年之間成長率高達45.6%,由此可見,自行車逐漸成為台灣民眾休閒運動新趨勢。

  • 政府全台自行車路線的規劃:行政院在2002年起規劃推動「全國自行車道系統計畫」 ,以自行車道為串聯各區域之「綠廊」。經建會統計,截至2007年底,國內共有40條自行車專用道,全長約有1,180公里,並整合台灣北、中、南、東四個具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區之自行車道路線,增加民眾休閒、運動、娛樂之遊憩空間。

  • 接駁工具的配合:單車風成為全民運動新浪潮,除了台北地區的捷運率先提供自行車進站的服務之外,在單車月中,台鐵及國光號都提供各項單車接駁的優惠方案,以行動支持自行車運動。


消費型態的轉變
  • 市場區隔日益明顯:現代人對於休閒活動日益重視,也影響到單車市場。各個品牌都朝向多元,且日益專精的市場發展,無論是便於攜帶的摺疊車、功能強大的越野車或是專門路段騎乘的登山車以及其周邊配備等,都有其特定的消費者,將自行車市場因目的而區分為不同的市場區隔。

  • M型消費的形成:自行車使用目的的不同,消費者購買的車種隨之有所差距。以休閒為主的消費者,單車成為全家休閒活動基本工具之一;然而對於以娛樂為主的消費者而言,自行車不再只是單純的代步工具 ,而是品味的象徵,如BMW,法拉利等精品,也推出各式車種來搶攻這發燒的市場。因應消費的目的不同,衍生出如同M型的消費型態。

單車休閒族   


以上半年曾經騎乘單車的族群作為調查的對象,觀察近三年來以騎乘單車為休閒活動的人口分布。


  • 在年齡分佈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17歲以下騎乘單車的人口最多,各年平均佔比將近25%;第二大的族群則為35-44的年齡層(估計將近12萬人,這一族群則為保健用品的主要消費族群),此一中堅階層也因健康意識的抬頭,家庭休閒的配合,成為單車休閒族的族群之一。
  • 在近兩年的相較之下,25-34、35-44、45-54這三個年齡層在以自行車為休閒的人口比例上都有攀升,由此可以看出自行車休閒族在25-54歲有逐年增高的趨勢。
單車族健康意識高

  • 在運動習慣上,以騎自行車為其休閒活動的人口,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全體。


  • 相較於全體人口,以騎自行車為其休閒活動的人口無論是在健康器材的擁有及使用上都較全體人口高。
  • 由上述兩點可以看出,以騎自行車為其休閒活動的人口對於運動以及健康的意識較一般大眾更為注重。


電視也單車樂活


緯來體育台「單車樂活週報」自2008年7月23日開播,播出時間為每星期三22:30~23:00。節目裡將單車資訊通通一網打盡,讓消費者不僅騎單車,更豐富消費者的單車行動生活。主要收視觀眾以30~39歲之有工作之男性組成為主,顯示在工作之餘30~39的男性除了喜愛騎單車這項活動之外,也樂於接收單車相關資訊,進而更瞭解其休閒活動。


雜誌也追風  


為因應單車族的興起,一向以分眾溝通的雜誌媒體也吹起單車風。雜誌的主題多環繞在單車知識、裝配、路線規劃、專題、活動、賽事、品牌故事、建議行程…等主題。除了一些國外專門雜誌的中文版之外,台灣雜誌也積極投入這新的領域;由雜誌的創刊日期可以看出,除了單車誌較早投入這特定市場之外,這股追風的熱潮由2007下半年開始延燒,陸續有多本雜誌投入。而這些以單車為主題的雜誌,其發行週期多為兩個月的雙月刊。


Bike族網路力量大  


自行車友藉遊主題網站、部落格分享自行車選購、自行車道遊記、相簿、相關新聞及活動相關訊息。在網路上也漸漸延燒起自行車風,利用部落格除了可以分享自己的單車經驗外,更經由這個平台組織車隊、裝配討論、成員簡介、活動通知、討論行程、分享照片…等。藉由網路的力量讓散居各地,從事不同工作的人也可因為共同的興趣結交朋友,共組車隊。



自成一格的單車族

單車族近年來,不斷地在增加,也不斷地在分裂中,甚至因為騎乘的車種,而衍生出專門騎折疊車的「小摺族」,也有因為相同目的而組成的車隊,無論是為了節能、通勤、休閒、身分的表彰亦或是自我挑戰,讓熱愛單車的族群漸漸擴大,也讓單車運動蔚為風潮。騎自行車不再只是單純的交通行為,也是休閒活動的一環。

單車風潮大開,25~54歲以騎單車為其休閒活動的人口逐年增加,這群社會中的中堅份子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也願意在其休閒活動上投入更多的時間以及金錢。

由於單車族群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媒體為這個族群量身訂作符合其所需的節目和刊物,網羅單車族群所需的資訊,將其整合成為資訊提供的平台。

無論由消費者的需求、媒體內容的產生或各家廠商搶搭順風車,都可以看出自行車的熱潮正在席捲整體市場環境,如何將有相同目標消費者的商品與這波漸起的浪潮互相結合,將是一個新的行銷機會點。(主要資料來源:Brain.com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