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創業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創業隨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為何我的網站正常服務,但是 Google Adwords 小組卻說看不到網站,因此將關鍵字廣告而停權?

近日碰到一個問題,花了幾天去解決,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為何我的網站正常服務,但是 Google Adwords 小組卻說看不到網站,因此將關鍵字廣告而停權?

這是2016年6月才發生的問題,Google Adwords 廣告突然被停權,狀態顯示「網站已停權」,因為那些廣告都是跑很久的廣告,網站內容近期也沒有改版,因此跟 Google 提出重新審查後,Google Adwords 小組從國外來電,告知網站看不到,所以才停權!令人困惑的是,講電話的同時網站明明在眼前好好的運作,但是位於國外(亞洲區的應該是在馬來西亞)的 Adwords 小組卻說看不到,網站錯誤代號503!

因此開始翻天覆地做各項網站優化的工作,依照 Google Page Speed insights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peed/pagespeed/insights/)的建議,網站分數從65分提升到88分,幾乎把可以用的方法都用了,到各家網站速度測試的服務,分數頁都不錯,甚至請馬來西亞幾個朋友看過都正常,但是半個月跟 Google Adwords 小組提報數次重新審查,都是看不到網站,真的是快抓狂。後來終於有一位客服人員,用 Proxy Site 的方式幫忙看一下,確認在他們網路環境外,網站的確是正常運作,但是他們仍告知必須在他們網路環境下可看到網站才能審核通過!並提供錯誤訊息畫面。

看到這畫面,我請我的主機商檢查 Varnish cache server,但是主機商回覆他們沒有安裝 Varnish cache server,所以轉向檢查 DNS 代管廠商,終於查出是「在 DNS Server 設定 IPv6 而導致的」,因為啟用 IPv6 設定時,主機名稱 www 不可以同時設定 cname 至其他紀錄,但是要在DNS設定Google App(例如mail服務) 的相關設定,幾乎都會用到cname,所以 IPv6 一直沒有啟用成功。

而 IPv6 沒啟用成功這件事,在一般網路環境其實沒有差別,但是在一個 IPv6 優先解析的網路環境,那就 GG 了~ 所以這次將 DNS 拿掉 IPv6 的設定,Adwords 小組那邊就可以正常看到網站。

IPv6 推廣這麼多年,但是因為設定上有超多限制,像是這次主機名稱 www 不可以同時設定 cname 至其他紀錄,或是只支援 port 80,不支援 SSL (https),都是十分致命的限制,看來這協定還需要很多時間去演化,否則光是不支援SSL就讓電子商務型網站全部絕緣拉~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創業隨筆:獎金~就讓員工自己決定領多少!

公司經營時,很多時候是因為認知上的不同而產生誤會,就像上一篇「老闆以為給了高薪,結果員工還是領了低薪,是誰偷了我的乳酪!」所寫的,老闆願意提供高薪吸引人才,但是中間被政府抽走16%,員工當然感受不到老闆的心意。(P.S. 政府抽走16%到底有為社會做啥麼建設?這又是另一個認知問題!)

為了彌補被偷走的乳酪,只好規劃一年共 7 次獎金,包含一般公司的三節的 3 次獎金外,另外把每一季的公司獲利成長與員工共享,所以還有 4 次的績效獎金。此外還有員工旅遊、員工自我挑戰活動的各項補助金、不定期員工聚餐、電腦設備更新等,來補上被偷走的份額。

為不犯之前認知上的錯誤(老闆以為給得夠,但是員工覺得自己應該更值得),所以趁年底做公司年度規劃時,老闆也把獎金放給員工自己規劃!獎金~就讓員工自己決定領多少!


很多朋友說這方式實在太大膽了,一般的員工只會說越多越好!最好躺著不做事就可以領錢!但是這樣的做法也有很多好處,除了雙方充分溝通外,將公司獲利與員工獎金做一連動,可以更加激勵員工積極向上。

因此,這個實驗性制度有幾個前提:

  1. 只適用於高素質、有分寸的員工,懂得以經營者的角度來審視公司獲利,自然懂得自己創造的價值,該領取多少獎金。
  2. 必須是扛公司獲利重責的員工,如果只是日常簡單庶務,自然沒有這個權利。
  3. 最後的審查權利,仍然是老闆同意後才能執行。

執行的方式,就是在年底的公司下年度規劃時,先與員工討論明年預期的公司營業額,訂立每季的低標、中標、高標,以此標準讓員工自己決定該領多少獎金,並說服老闆值不值得發這個獎金或雙方進行協議及調整。

這個過程就會出現老闆認為公司該賺多少錢、員工認為自己創造出多少價值、最後雙方取得共識有多少獎金可以拿。因此老闆一開始對於明年度營收、資金運轉比較有底了,就敢發獎金,員工也知道該做到哪些目標才能領獎金,就不會一直陷入做得不爽、領得太少的內心OS。

只是這個實驗性制度,跟人員素質真的大有關係,建議菁英型、人數少的公司較為合適,或是只有特定核心的價值性員工有權利,避免碰到愛比較卻沒有能力的人到處叫囂,最後只會破壞這個制度的美意。

由於這是第一年實施,到底結果如何?下一年再來寫一篇文來檢視吧!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創業隨筆:老闆以為給了高薪,結果員工還是領了低薪,是誰偷走我的乳酪?

許多剛創業的老闆,都是因為過去優異的工作能力,卻領不符合期望的薪資而出來創業的,所以通常也願意多給一些,除了吸引好一點的人才外,也避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出現在自己公司,不過現實狀況卻常常讓新手老闆覺得傻眼!以這個例子當作說明吧:
  • 新手老闆準備找一位約3~5年工作經驗的行銷企劃,目前這類職缺通常不到3萬,或是3萬多一點,但是這位新手老闆很闊氣說總預算4萬5千元,請人事扣掉該繳給政府的,剩下就是該名員工薪水。老闆心想員工有4萬多吧,高於市場行情很多,應該可以找到不錯的人才。
  • 人事算好後告訴老闆,如果老闆把總預算加到4萬6千左右,健保費公司扣1,823、勞保費公司扣2,674元、勞退費公司扣1,757元,另外員工的勞健保自付額共1,300元,因此在這個級距,請這個企劃的薪資總預算有七千五百多,約16%要繳給政府,員工實領剩下3萬8千多左右!所以談薪資時只能用薪資4萬(未扣勞健保自付額)或是實領3萬8左右來談。
  • 公司願意出4萬6千,結果員工只拿3萬8左右!
    新手老闆直接把嘴裡的咖啡噴出來,心想那不就只比業界好一點而已!自己並沒有特別大器,還自以為是好老闆,也不過爾爾。
    以前當上班族覺得勞健保只有自付額,卻不知道公司得付超多,所以新手老闆以為給了高薪!結果員工也拿個還好的薪水,而且員工好不容易賺這些錢每年還要繳個人所得稅,所以將近1/5會進政府口袋。
新手老闆想,我願意多一些錢請人,最後新進員工卻拿不到高薪?
新手老闆又想,那公司繳這麼多錢,但勞健保都喊窮、都喊快倒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醒醒吧!這就是目前公司經營的現實面,中華民國萬萬稅,只是有些不叫做稅,而以各種名目收費。至於為何一堆單位收這麼多錢還快倒閉,建議不要想太多,不然越想越生氣,唯一能做的就是每次選舉,投下自己認為正確的一票就好。多點時間放在公司經營上吧。

除了請人會有很多銀子要繳給政府,平日各項商業活動還有很多要繳的錢,創業之前請新手老闆多做功課,把哪些是需要上繳保護費的項目搞清楚,才能計算好營運成本,因為我們政府收錢的效率可是一流的,一塊錢都跑不掉的。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創業隨筆:小公司如何找人才?

小公司在初創的階段,最困難的任務之一應該是找人這件事。

通常在這一個階段最需要一個「通才型的專業人才」,就是除了某一領域的專業外(例如行銷、國貿、系統工程),還要有克服萬難、願意學習的工作態度,可以練就十八般武藝的潛能,這樣才能面對各項交辦的事情時,都能一一達成,不會侷限在僵化的工作職務,具備小公司的靈活彈性!

不過一般人在找工作,還是會選擇知名企業當作優先選項,而具備「克服萬難、願意學習的工作態度」特質的人,更是容易被大企業先挑走,所以小企業應該從何下手?
  • 從過去配合過的夥伴挑選:
    許多創業者都是在各大企業歷練過才出來創業,所以在之前配合過的同事,會有許多值得激賞的好角色,這方式找到的人因為已經磨合過了,所以後續工作上會比較順暢。不過通常這種人要等時機,先告知有職缺等他,要等多久就看個人狀況了。(Jeff 很幸運已透過這方式找到優秀人才。)
    .
  • 從參與過的社團後進挑選:
    Jeff 大學是參加登山社,這個社團的人通常都有不怕挑戰的特質,而且都有熬過嚮導訓練的過程,可說是耐操的保證,但最重要是可以從同一個環境下找到的人,會有一些共同的特質,未來工作磨合會比較快。
    .
  • 從朋友間打聽:
    如果這兩個管道都沒有合適的,那就先請朋友推薦,至少有信任的朋友曾經配合過,應該會比較少地雷。
如果這些管道都沒有合適的人才,最後才是到 104 這類求職網站開始刊登需求,畢竟在面試時不容易聊出「克服萬難、願意學習的工作態度」的特質,要到開始一起工作才會知道,如果不合適就會有許多人事成本發生。

最後有一點提醒的是,如果要用有親戚關係的人,必須要更加謹慎,免得工作上的不愉快,會讓整個家族關係緊張,或是在公司開始成功時,所有親戚都會貼上想佔個缺,到時不容易推掉,這些都是很麻煩的用人方式。

最後祝各位可以順利找到合適的人,為公司一起打拼囉。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創業隨筆:荒野中的一匹狼,從一人公司開始

許多人創業時,總喜歡找一群人來分攤風險,但是 Jeff 當初從上班族跳出來要成立公司時,卻看到許多原本是好朋友一起創業,最後卻因為種種原因不歡而散的實例!為了能一開始就專注在事業上,不用一直處理人的事情,因此最後選擇獨資方式來闖蕩。

不過上班族真的存不了多少錢,公司一開始運轉卻又什麼都要錢,因此為了確保週轉金足夠,只好不請員工(減少每月固定支出),完全靠自己一人打拼!畢竟請了員工,就是面對一個家庭溫飽的社會責任,如果發不出薪水就糟糕了,才決定不把自己創業初期的風險讓員工來承擔。

這個孤單的過程大約經歷了一年多,好在公司開始上軌道,每月都有固定營收後,終於找了員工來幫忙,也讓自己也鬆一口氣。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因此如果有準備創業,也決定先以一人公司的方式闖蕩時,下面幾種現象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來承擔:

  • 日夜顛倒:
    一人作業時,最大優點但也麻煩的是「沒人管」,所以常常晚上事情弄太晚,結果早上起床時已經中午,而且還因為熬夜而精神不濟,反而浪費一整天的時間。因此一人作業時,請記得把自己當作上班族,堅持每天固定上班時間,才能確保每日的工作節奏。
  • 自閉兒現象:
    如果你的創業模式處在不用一直開發業務或面對客戶(例如寫程式、研發產品),另一個麻煩的現象就是容易一整天都沒人講話,感覺變成自閉兒!如果你的模式會產生這種現象,請在一開始就找好可以談話的夥伴,例如固定參加創業聚會來做交流,或是找開放式合租的辦公室,千萬別讓自己變成自閉兒,這樣腦中的創意跟創業理念會孤單到死 ....
  • 遊牧民族:
    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為了省辦公室租金而一人在家工作的人,因為受不了孤獨,而跑去咖啡廳、麥當勞這些地方工作,這些地方會因為來來往往的人而感到一些熱鬧,但是要注意身邊的貴重物品,畢竟公共場合要注意安全。

Jeff 很幸運熬過這段過程,有了員工後雖然多了很多花費(像是勞健保、辦公室、員工福利...),但是工作節奏能夠更上軌道,能做更多事,也更能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所以如果你決定一開始先以一人公司運轉的創業朋友,可以估算好週轉金到哪邊是足夠時,便可以邀請員工加入你的大家庭,一人運轉雖然安全,但集眾人的智慧可以更快達到目標,祝大家創業都能成功。

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創業隨筆:上班族的創業夢

年底又到了,這個時間點總會有許多人心情開始浮動,想要轉職或創業,雖然多數人只是想想而已,但也有一群具備實力,默默準備付諸行動的傢伙。

因此,這邊想以自己的創業經驗先提供一點點心得,對於想創業的朋友,再最後攤牌前先確認下面的問題,想過再出發吧!


我想創業,但是不知道要做什麼!?

這是我以前當上班族,同事最常嘴砲的話題,尤其是PM跟業務,總是會覺得自己能負責公司這麼多營收,出來做一定可以成功!但是重點就是要靠什麼「產品 or 服務」來賺錢!

這點要先搞清楚再說了,不然就會發生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創業,就乾脆來開門檻較低的加盟飲料店、連鎖咖啡店、早午餐店,最後容易太過競爭、沒有獨特性,而宣告失敗。


我有技術、你有行銷、他有設計,大家一起來創業?

創業初期,大家總是喜歡互相取暖,這是以前我跟軟體設計人員常見的對話。
  • 軟體工程師:
    Jeff 你連這麼難用的系統都賣得出去,那我程式寫得好,我們也來搞一套App來賣。
  • 介面設計師:
    對呀,我來負責軟體介面設計,一起來開家公司。
  • Jeff :
    你們意思是說,我來負責行銷、販售,那你們到底想做什麼產品?
  • 軟體工程師、介面設計師:
    要做什麼隨便,Jeff 在就一定賺錢!船長,我跟定你了!
  • Jeff :
    .........
這情況只能說有夢最美,航向偉大航道的確需要夥伴,但是如果只是嘴砲咬咬舌根,被拱上船長的人一定要搞清楚狀況,不然帶一群人出走,未來的路肯定艱辛。

-----------------------------------------------------------------------------------------------------
如果前面的嘴砲階段,真的找到賺錢的金雞母了,那十分恭喜,接下來就必須思考創立公司實務上的問題。


我資金不夠,要不要多找幾個朋友來合資?

不管是自己創業,或是被一群人拱上當船長的情況,在申請公司時一定會碰到要獨資或是合夥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希望人多一點才能激發創意(或是互相取暖),而且合夥的話,初期大家資金壓力比較輕。這種情況就請慎選夥伴,因為後續常出現:公司賺錢就有人嫌分得少,或是誰不做事還分太多,但如果公司燒錢階段太久還不見獲利,那翻臉、拆夥的戲碼更是常見。

此外合夥時也請遵守 Majesty Five 五人法則(取意於傳說中第一批處理羅茲威爾飛碟墜落事件現場之團隊名稱,一個新產品經營人數不宜超過五人,否則將增加溝通成本),此外五人以上正職人事費用也將嚴重侵蝕產品獲利速度,五個人一個月需要多少營運成本?加上房租、基本開支,有些模式還有進貨、倉儲、機械設備....,請想好再確認了。

獨資只要面臨一個問題,就是負責人的資金要足夠,不然週轉不過來也就拜拜了!


不管賺不賺錢,政府都會跟你收稅!!!

許多人開公司前,天真以為公司還沒賺錢應該不用繳稅,但是當真正上路時才發現,中小企業一塊錢都跑不掉!像是進口時就會有關稅、預收營業稅、通關各項手續費、貿易推管費、資源回收費....;請人時才會知道以前上班族繳的勞保、健保、二代健保只是一點點,公司負擔超級多;而每一筆交易政府都會收足5%營業稅,才不會管公司到底回本沒;等你省吃儉用到公司年度結算,賺到那一點點還要付17%營所稅!更令人昏倒是每種稅或費用都有不同規則,有些要預繳、有些要親自辦理、有些每月繳、也有雙月繳,琳琅滿目的規定,還有可能發生的各種罰款,都讓上班族在創業初期時搞得暈頭轉向。

有些人為省麻煩就會額外請特助、人事或會計來處理,但創業初期真的能省就省,多學學做幾次就會,創業人就是要十項全能。


政府還是有些補助專案可以申請???

創業時都是要自立自強,不要期待政府能幫你做什麼(雖然收了這麼多錢),才是比較健康的好觀念。但其實還是有些國家計畫,是針對創業各種形態給予不同的協助或是實質資金的補助。不過每個時間點都有不同的計畫或補助,建議可以參考這一個平台


版主是人稱創業女神 Sunny 姊,對國家補助瞭若指掌,不時還有很多免費的分享活動,例如商業計畫書撰寫技巧攻略、政府補助計畫申請經驗分享,會如同海賊王的sunny千陽號,幫助許多創業者尋找 One piece。

頭洗下去了,還是可以踩煞車?

在踏上創業路前,許多人總是抱著破斧沉舟的決心!

但是必須說,有這樣的精神是很好,但是任何投資都要設停損點,在創業前就設定好最壞情況發生時,例如燒完資金之前、多久沒達獲利目標...,就要思考是否再繼續營運下去,因為開公司就是要賺錢,沒辦法獲利通常不是產品不受到消費者買單,就是營運模式無法支撐,在出發前就想清楚,創業過程也不容易心慌慌,設好停損點可以讓前進的步伐更加踏實。

以上的情境在創業前參考一下,祝新的創業家在新的一年,都能有個爆發性的突破,加油!

贊助連結:百通關凝膠  https://www.facebook.com/Pernato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