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轉載:時間容器-- 膝蓋

Jeff  因為右膝蓋曾經受過傷,就十分注意有關於膝蓋關節的文章,甚至還去慈濟醫院上過課,學習看關節退化的X光片,充實相關知識。不過除了一些休閒報導外,這類文章總是硬梆梆,比 IT 的技術文章更難下嚥,但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倒是比喻的不錯,原始文章請見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61290

為了避免這類網站會將文章下線,也做一轉載,當作好文共享的紀錄。如有人需要分享,請到原始文章出處進行分享喔!! 轉載如下:


時間容器-- 膝蓋


門上紅色號碼燈的數字跳了一次,一個拄著枴杖胖阿嬤起身,把其中一隻拐杖夾在腋下,艱難地推開門,走進診間。

幾乎在短短的幾秒之間,我就能猜到大概又是一個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體重過重,年老,O型腿,步履蹣跚;半天的骨科門診裡面,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這類病人。

關節是時間的容器。關節內的軟骨是最誠實的,過了某一個時間點,它們就從此永遠停止生長,走向衰退。那時間點是二十歲,三十歲,或是四十歲?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確定的數字。但是過了那之後,膝蓋就有如中世紀華麗的城堡,一夜之間所有穿著晚禮服賓客離開,主人鎖上城門,城堡裡的燈雖然還亮著,但事實上從那一刻起,已經從內部開始無可抑止地崩壞了。

那些富含水分的軟骨是骨頭之間的襯墊,默默地吸收著雙腳踏出每一步產生的震盪。等到軟骨基質磨損殆盡、而硬骨相互摩擦時,每往前走一步,骨子深處便有著酸酸的感覺,一種隱約的疼痛。負責製造基質的軟骨細胞,成熟之後會不斷往外分泌膠質,充實了軟骨,卻因此將自己困在狹小的空間內。那些軟骨缺乏血管供應,也沒有神經而不會感覺疼痛,長久的耗損中只是不發一語,一點一點萎縮變小,終至消失。

曾經隨國內的醫療團體到山區部落義診,來看診的原住民媽媽們,膝關節大多都嚴重退化,彎成奇特的角度。那些五六十歲的婦女,許多人的大半輩子都在山間做著粗活,不是在工地當臨時工,就是自己照顧果園;挑著水或肥料,在同樣的路上,來回走著。

她們的膝蓋因此日益磨損,那些曾經支撐過一座高塔的鋼筋水泥,漸漸朝著時光的弧度歪斜了。子女都到城裡工作,不需要出門的時候,她們喜歡待在鐵皮搭建的家屋前,拉張板凳,曬太陽。這時候只有陽光前來探望她們,她們被困在自己的膝蓋裡,哪裡也去不了了;和那些軟骨一樣,用剩餘的時光日復一日等待著,逐漸被磨損消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