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個人被騙票太多次了,覺得有些候選人每次把這些理念當口號,不斷發出告急的洗腦訊號,但當上後能落實政見的並不多,反而沈溺在政治染缸、大打口水戰的倒是佔多數。所以我這次改了一個方式:用數據方法來檢視候選人!
步驟一:先選擇自己重視的理念,當作心中衡量候選人的一把尺
一般來說,在決定投票前會對候選人的某個政見或是理念認同才會投下去,像是主權問題、能源政策、小孩教育問題、財政紀律....,但是我比較重視跟自己息息相關的「民生議題」,尤其是房價太高,這兩年想買房子卻買不下去,而現在付的租金,算一算去付利息錢也差不多,實在是很兩難。所以這次選舉就很重要,尤其立委是規劃國家制度的一群人,如果選出財團、地主這類擅長炒房、炒地皮的人,那我們永遠就得忍受高房價。為何規劃制度的人十分重要,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英國在18世紀時發現澳洲後,就把囚犯運送去那邊開墾,而這段船運承包給民間公司。初期政府按囚犯上船時的人數付款給承包商,結果這些公司就想辦法超收(船超載),途中也不管死活,結果死亡率超高(平均死亡率12%),其中一艘稱為海神號的船更是誇張,424個犯人死了158個,死亡高達37%。這個問題被社會討論很久後,政府改了制度:由上船時按人數付款,改為下船時按人數付款,很快,運送死亡率驟降到1%!只能說制度好壞差很多。
所以規劃制度的人,除了要絕頂聰明外,也必須是「非既得利益者」,如果當初那些改制度的人都受到那些民間公司賄絡,那制度也不容易修改,不過當時英國那些人多是貴族,所以大都是「非既得利益者」,因此推動起來還是快多了。
反觀目前台灣的民代,包括立委、議員很多都是財團支持外,並透過自身職權容易知道都市開發的計畫,然後去圈地、養地、炒地皮,把整個房價都炒高,當民代主體是地主時,那實價登錄永遠是0.5,囤房稅、空屋稅永遠課不到有錢地主,我們只能傻傻看的空屋這麼多(供給)、小孩這麼少(需求)、但房價怎麼下不來?(台灣空屋率19.3%,是英國3%的6倍,更高房價香港5%的4倍,世界第一)
因為這些規劃制度的人,讓房屋、土地的持有成本降到極低,養房比養車繳的稅還少,而且還不斷想辦法圈地後再變更土地用途,除了農地外,桃園連河川地都可以賣容積!這些都只有民代才知道,在法規發布之前要趕快去圈地,而這些民代,是我們選的!
延伸閱讀:台灣房價難降的根本原因:民代主體是地主
所以當我們選出這些地主民代後,讓房屋跟土地的持有稅率超低、銀行利率超低、交易資訊不透明,並且擁有都市開發計畫第一手內線消息以及推動土地用途變更的權利,結果這些民代利用職權之便以囤房、圈地來賺取暴利,還不用繳稅!(因為地主不用工作沒有所得稅跟勞保費,收租也會避開報稅上限或是根本不報,有些還會買農地只需繳農保,看醫生根本也不用繳健保費)
但是國家需要稅收(尤其目前執政黨所有政策都只會大撒錢),錢從哪裡來?第一個對象當然上班族,你以為只有繳每年 5~40% 的綜合所得稅嗎?其實還要多加大約18%左右,這怎麼算?我們來看一個實際案例:
某個新創公司老闆,想找一位厲害的夥伴,跟人事說「這個職缺老子出5萬」,人事冷冷問了一個問題,是公司出5萬,還是這個人實拿5萬?這位嫩嫩的老闆滿頭黑人問號?這有差嗎?人事耐著性子解釋:公司付出的薪資總成本是(薪資+企業負擔的勞健保),所以每月薪資大約15%是公司要先繳給政府,所以公司出5萬的情況下,扣除企業負擔的勞健保,那個人薪資大約4萬2千5,然後他還有勞健保自付額,所以實拿大約4萬1左右吧!礙於公司營運的現實,這位新創老闆當然是以公司出5萬為上限,結果員工只能拿到4萬多一點。有時不是公司不願意多給一點,而是政府會先收很多走!
所以當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工作時,每月薪水其實被政府先拿走快1/5,然後每年再繳 5~40% 的綜合所得稅(現在連年終獎金、旅遊獎金也要課稅),這個狀況跟新加坡一比較就很可怕,新加坡上班族薪資為台灣三倍,但所得稅僅台灣一半不到,在亞洲四小龍中,台灣上班族薪資所得最低(有300萬人薪資低於3萬),但被課的稅率卻是最高。
第二個對象則是中小企業(財團幾乎課不到啦,不然那些民代怎麼跟財團交代),不過這個情況又更複雜,要說可以連寫好幾篇,不過台灣創業能撐過5年的只有1%,失敗率高達99%,有經歷過的人就知道,這個數據並不誇張,政府不找麻煩就萬幸了。(所以我有很多朋友把公司移到新加坡了,因為稅務資訊透明,即使有些稅比較高,但被找麻煩的「隱性會計成本」低,另外新加坡行政效率高,即使中小企業也是一視同仁,也是移走的重要原因。)
最有錢的地主民代、財團民代幾乎不用繳稅,卻規劃許多稅給上班族及中小企業!然後又把房價炒高,自己獲取暴利,卻讓大家要花20、30年過苦日子,只為能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這不是我想選的立委。
所以這次我心中衡量候選人的第一把尺:非土地、房屋的既得利益者。
簡單的說,我不想投地主立委,讓這些人去炒作土地、房價的同時,又讓自己買不起房,何必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我的另外兩把尺,我不想投黑道立委、我不想投財團立委,這個有機會再說了。
步驟二:選擇投票的目標,制定數據方法幫助自己思考
既然不想投地主立委,那該怎麼確認?因為大多候選人的選舉口號都不真實,例如基隆有一位候選人口號是「庶民福祉我來顧」,但是她的名下有156筆土地、14筆建物,被稱為基隆地產王,之前還當過議員,這樣的背景真的會幫庶民故福祉?還是繼續去圈地炒房?所以要投票之前,屏除那些激情口號跟不實廣告,回歸一下現實吧。目前政府已經有很多開放資訊可以查詢,像是這個網址就可以查詢各候選人的財產申報
http://eebulletin.cec.gov.tw/declaration/
所以像我不想投地主立委的情況下,我就會先看一下這些人的財產申報,尤其是不動產的部分,會不會有「既得利益者」的可能。雖說很多厲害的地主要從政前,會把這些不動產先登記在一些人頭下,但是總是會有一些是放在自己名下,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次我以不分區立委(政黨票),選4個比較熱門的政黨作為範例,順序是依照財產申報網站的方式排列,非各黨名單順位排序,把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的部分做個簡單標示:
- 國民黨不分區,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共 19 位(提名31人,高達 61%,最高 )
- 民進黨不分區,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共 19 位(提名34人,有一位無資料,所以用33人計算,也高達 58%)
- 民眾黨不分區,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共 5 位(提名29人,僅 17% 最低)
- 時代力量不分區,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共 4 位(提名11人,僅 36%)
土地加房屋超過5筆做標示,表示這位候選人至少要花很多時間去打理這些不動產(有既得利益者的可能),但不代表這位就是地主民代,因為有些人的土地是繼承來的,本身不擅長炒作土地、有些是經商有成,這次經由海選而來、或是有些雖然買賣土地次數很多,但是做立委時仍是願意推動土地正義的相關法案,有了這些數據整理,再查詢一些公開的公正資料,就事論事自己去評斷吧,很多事情不是二分法這麼簡單。只是有些政黨名單中,有不少是擁有十多筆不動產,甚至還有59筆不動產,這些人在立法時會不會顧及本身利益,給大家思考看看了。
不過為何會以5筆以上才作標示,是因為依照現行「房屋稅條例」規定,自住戶房屋稅率為1.2%;而非自住戶房屋超過3戶以上者,稅率訂為1.5%~3.6%,一般來說各地方政府是對第四戶非自住開始算囤房,但我的算法比較寬鬆,自住是算兩戶(有些是土地算另一筆,有些是給爸媽住等情況)、非自住算三戶,因此超過5筆(包含土地)後的第6筆開始推算可能是囤房,是以這個標準來標示。
對於這些數據該如何解讀,各位心中一定自有評論,沒有要推銷哪一個政黨,只是拋出來給大家做個參考。在最後激情催票下,相信還有更多、更好的科學方法及數據,來檢視這些候選人有沒有「既得利益」存在,把自己神聖的一票,投給有機會讓大家生活得更好的候選人!
(疑問)民進黨那張圖,周春米出現兩次,而且數字還不同,這樣的數據可靠嗎?
回覆刪除可以查詢各候選人的財產申報
回覆刪除http://eebulletin.cec.gov.tw/declaration/
有幾位因爲補申報有重覆出現,我已經刪除錯誤的,但周春米我看不出來哪筆正確,建議大家都查一查原始資料吧,順便查查自己選區的候選人,大家一起自行查證資料,才能思考自己的選票該如何投喔